今年是廣東自貿區成立一周年,這一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在投資體制改革、貿易便利化、粵港澳合作、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制度創新性強、市場主體反映好、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尤其在金融創新方面,前海創造了諸多全國領先的創新案例,為前海塑造了標桿和品牌。
前海九大金融創新
1.國內首只跨境金融指數
2015年12月3日,由深圳前海創新研究院與香港大學聯合研究編制的前海跨境金融指數(Qian Hai Cross-border Finance Index QCFI)正式發布。
2 .落地實施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QDIE )
2014年8月份,外匯總局同意在深圳開展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QDIE),并首批給予10億美元的境外投資額度。2014年底深圳市發布了試點實施細則。
3 .在全國率先開展跨境人民幣銀團貸款
2014年12月22日,前海金控與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深港兩地共6家金融機構簽署跨境銀團貸款組建協議,并于2015年3月30日及5月5日分次完成5億元跨境銀團的提款工作,國內首單跨境人民幣銀團貸款業務正式在前海落地。
4 .CEPA10框架下合資證券、合資基金項目取得突破
2013年2月21日,前海部際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同意,證監會在CEPA框架下,允許符合設立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條件的港資金融機構在取得深圳市支持的前提下,在前海設立一家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其中港資的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內地股東不限于證券公司。
經過溝通協調,2013年8月29日簽署的“CEPA補充協議十”提出放寬內地證券市場的準入條件,允許符合設立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條件的港資金融機構按照內地有關規定在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各設立1家兩地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港資合并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
2015年8月2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落實CEPA補充協議十有關政策,進一步擴大證券經營機構對外開放》公告,明確了“CEPA補充協議十”框架下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股東具體資格條件,為在CEPA框架下證券服務業進一步向港澳金融機構開放內地資本市場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引。
為實現深圳前海探索金融創新、深化深港合作的戰略定位,前海管理局組建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金控”)分別與匯豐銀行、東亞銀行及恒生銀行三家港資金融機構籌劃按照CEPA 10框架在深圳前海設立兩家全牌照合資證券公司和一家合資基金管理公司。
5 .全國首例REITs公募基金
2015年6月8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準予“鵬華前海萬科REITs封閉式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注冊(以下簡稱“前海REITs”)。2015年9月30日,前海REITs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上市交易,成為國內第一只真正意義上符合國際慣例的公募REITs產品。這一重大創新的落地,有力詮釋了前海作為國家金融改革創新試驗田的突出作用,前海在全國改革開放大局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6 .首批試點外債宏觀審慎管理
2015年3月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共同舉辦了前海外債宏觀審慎管理試點啟動儀式,正式發布了前海外債宏觀審慎管理試點實施細則。作為首批外債業務試點企業,前海怡亞通、首創環境、五礦供應鏈、華訊方舟等4家試點企業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合作,共辦理外債簽約金額1.3億美元。
7 .微眾銀行創新小額貸款產品“微粒貸”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開業的民營銀行,也是國內首家開業的純線上運營互聯網銀行。2015年5月15日,微眾銀行在移動終端推出了首款“白名單”邀請制、全流程線上操作的純信用小額貸款產品——— 微粒貸。
8 .國內第一家采取混合所有制的再保險公司獲批籌建
前海金控聯合中國郵政、遠致投資等7家股東在前海發起設立前海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3月25日獲得保監會《關于籌建前海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
9 .構建以大數據為支撐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為積極應對互聯網金融風險不斷積累的現狀,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同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深圳市公安局前海蛇口警務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警務辦)等單位,積極探索構建完成“前海企業信用畫像”研究、開展金融風險監管“火眼”等以大數據為支撐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建言前海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
如把深圳的港口搬走做房地產,一定是深圳的災難
近日,“現代物流業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論壇在前海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特區館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深圳市前海香港商會和深圳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主辦。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在論壇上表示,供結側結構改革不是把港口搬走做房地產,而是改變單純靠吞吐量的增長模式。
汪鳴指出深港下一輪的增長點,在國際國內融合的商貿物流+金融的組織中心的培育和發展,這對香港和深圳來說都是巨大的機遇。“前海怎么承擔國家使命?這是前海和香港都要研究的問題。我們不能把前海搞成一個開發區,它是新的試驗田。我們要依托自己的優勢,依托對方的優勢,我們挖掘原有的資源已經走到極致,現在需要走到一起挖掘未來的資源。”
談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汪鳴提出了一個問題,深圳的港口要不要搬走?他的觀點是,如果深圳認為港口占了很多地,把港口拿走做房地產,那一定是深圳的災難。“因為港口是深圳抓住未來的商貿物流機會的一個重要的抓手,只是我們過去完全靠吞吐量來獲得增長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為什么不能就地華麗地轉身,建立依托港口來參與國際價值鏈分工呢?”
汪鳴解釋說,港口和物流是深圳未來占據巨大的進出口市場的一個棒棒糖,如果這個棒棒糖沒有了,就叫不了人跟你一起走。所以房地產現在是深圳150以上的血壓。供給側說去產能,不是把港口搬走,是去掉港口里面單純靠吞吐量的增長模式,這是我們要干的事,這才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美國紐約梅隆銀行董事總經理鄔思彥:
中國金融市場,還有不少創新機遇
近日,在深圳市前海金融創新促進會、和訊網聯合主辦的“2016中國前海金融創新高峰論壇”上,美國紐約梅隆銀行董事總經理鄔思彥認為,金融市場創新,尤其在中國,融資市場是多層次的,還是有不少機遇。
他表示,做交易最大的考慮是對手的信用,現在金融行業里有很多信用產品,加強信用的流動性;因為實體經濟里有非常多有價值的資產,但是它的流動性非常低,我們通過把它變成證券化的產品,賣給投資者,可以增加它的流動性。
鄔思彥認為,創新有道德風險,把信用風險轉移,會影響我們原有的信用體系,所以產生道德問題。在外國,很多人對創新非常保留。“我們如何處理風險,這里就包括避免、降低、分擔和保持。把創新和風險聯系在一起,在創新不同的階段,應對風險,開始的時候要求推動風險文化,我們要做風險的評估,然后要確定策略的配合,操作這個風險,把管理的風險暴露點找出來。現在互聯網金融就有非常大的風險,一是違規風險,二是杠桿風險。”